蔬菜集約化育苗VS蔬菜種業
1 《全國蔬菜產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把蔬菜集約化育苗作為蔬菜生產發展的重點,為什么?
在集約化育苗方面,我國與國外的差距很大。歐、美、韓、日等農業發達國家,集約化育苗率占園藝作物全部育苗總量的達到90%以上。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在往農業強國發展的道路上,只要牽住集約化育苗這個牛鼻子就能帶動蔬菜產業的發展。可以預見十二五、十三五期間,通過國家、各省市的財政支持和育苗行業同仁們的努力,集約化育苗率達到70%以上是極有可能的。
魯青公司見證了中國集約化育苗產業化的起步和發展,并且是積極的參與者和推動者。2011-2020年國家把集約化育苗作為農業發展重點,不但是這段時間為重點,在十一五計劃期間國家已經把集約化育苗列為國家的農業推廣項目。當時設定園藝作物集約化育苗的發展目標5%,據我們統計,已經達到了7%。這兩個點的增長與我們魯青及魯青系同仁們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十一五期間集約化育苗的發展,證明了集約化育苗帶動了中國蔬菜產業的高速發展,引起國家的重視和認可,國家只所以把它列為十二五、十三五的重點計劃。證明在蔬菜產業的高速發展的時代,育苗現代化至關重要,不可或缺。
2 我國蔬菜集約化育苗發展如何?集約化育苗發展緩慢,存在什么問題?
美國維生公司60年代發明穴盤育苗,帶動了集約化育苗的革命。集約化育苗是1996年北京蔬菜研究所所長陳殿奎先生在美國講學期間引進的。在這之前也有單位引進,多以科研試驗為目標,沒有起到推手的作用。北京蔬菜研究所 1997年在莘縣辦了一個育苗工廠,因為只有一個連棟溫室,嚴格意義講是中國科研單位第一個有規模的現代化育苗車間。當時,我們在莘縣推廣臺灣農友種苗公司洋香瓜已有兩年時間 ,一直在推廣工場化育苗,只不過是用營養杯裝營養土、利用火道和熱炕加溫。我們在這里與美國育苗技術相遇,看到他們集約化育苗的優越性和價值, 特別受啟發 ,當即決定學習和引進。同年,北京蔬菜所牽頭舉辦了一期培訓班,主講老師是司亞平研究員。這個培訓班以自寧夏、北京等省市自治區的農技推廣站人員為主共計20余名,我們公司也派了三名技術骨干參加學習。這次培訓是全免費的,包吃住, 是一次公益性培訓 。我認為這打響了中國集約化育苗的號令槍。
魯青當年把司亞平研究員請來,對魯青的優秀學生和優秀農民技術員40余人進行集約化育苗的技術培訓,并投資100多萬在東阿縣姜樓鄉建設10個日光溫室,建了一次性育苗100萬多株的西瓜嫁接育苗場。 我們一開始就全部搞嫁接西瓜苗,風險較大, 司亞平老師多次到魯青指導,我們克服重重困難,一舉獲得成功。因為這次育苗包含了現代集約化育苗所有的要素,如穴盤、基質、熱風爐、育苗工藝流程、育苗技術等集成成果因此產生了廣泛的社會影響。這是中國第一個大型育苗工場,一出手就育嫁接苗,技術含量較高,也因為市場急需,從那時開始,魯青就開始就研發、生產魯青牌育苗基質、LQ魯青系列熱風爐。第二年在山東又建了10個育苗場,帶動、培訓了一大批育苗技術骨干。1999年魯青一舉在安徽省安慶、河北邯鄲磁縣 、廣西南寧蘇圩、廣東海豐縣黃羌鎮已技術入股的方式建了7個育苗場,應該說這些育苗場都是中國大地上育苗產業的星星之火。這是中國育苗工場起步時期的主要力量,同時寧夏自治區農技推廣總站在政府財力的支持下也創辦了育苗工場。
集約化育苗發展在2000年以前從無到有應該說發展很快,2000年到2010年發展遲緩。原因如下:
1.如同中國的設施農業發展成果早于理論研究一樣,中國集約化育苗的理論研究遠遠滯后于生產實踐。相對這一產業來說,育苗研究人員無論數量還是研究成果,遠遠跟不上生產的需要,更談不上指導生產。所以說缺乏具有中國特色的育苗專家和專業理論指導,生產實踐中的失敗案例比比皆是,皆因沒有工藝流程,管理技術不過關。
2.政府對集約化育苗的投入有限、且有偏頗, 重點打造和扶持大型的現代化的育苗工廠。很多大型育設備能耗大,管理成本居高不下,育苗技術和現代設施管理經驗不足,大部分失敗,導致全國很多大型育苗設施閑置。
3.只是盲目照搬國外的大、洋、現代化的東西來運用到國內,而沒有考慮到中國的實際國情。國外以大型農場和現代農業為主,大多是自己育苗自己用,而中國以小農經濟為主,大部分育苗后進行商品化銷售。在市場不成熟時期,育苗量大銷售不及時或銷售不出去,造成損失。因而應該傾向于發展小型育苗工廠模式 。
4.全國農技推廣總站申請到國家的財政補貼和推廣經費,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營養塊育苗。營養塊育苗較傳統的營養杯育苗效果顯著,但集約化程度差,適合農戶不適合育苗場,對全國集約化育苗發展貢獻效果不明顯。
3集約化育苗的發展對蔬菜種業有影響嗎?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有影響,而且影響很大,集約化育苗將改變中國種業的營銷模式。就拿魯青種苗為例來說。魯青是種子銷售企業,做臺灣農友種苗公司的代理15年,魯青通過搞育苗場提升了企業的發展空間,提高公司的經濟效益,加快了品種的推廣,賣種子的同時賣苗子。應該說集約化育苗和種子是魯青騰飛的一對翅膀,缺一不可。可以預見10年以后,集約化育苗肯定是種子行業不可缺少的翅膀,也是能讓小微種苗行業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濟南一家種子公司從魯青聘請技術人員發展集約化育苗,擴大了經營范圍,短短幾年間發展壯大,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且在全國有了一定影響。只要是本著為農民服務,有服務能力,種子企業做育苗將成為中國種業的特色也是技術服務的延伸。種苗公司在過去的歷史只是種子行業,而現在應該是種苗行業,不分伯仲。應該大力鼓勵、提倡中國小微種子企業搞育苗服務。這也是小微種子企業在種子新政實施后的一條光明出路。值得一提的是,育種方面研究能力強的大、中型種子企業沒有必要介入育苗行業,還是應該集中財力、人力出好品種。因為集約化育苗盡管資金集約化較高,但科技含量較低,不能大材小用。一直有個比喻,小學生賣種子,中學生賣苗子,大學生才能研發種子,不能用高射炮打蚊子。
4、建一個育苗場需具備哪些條件?
只要有種植蔬菜的大棚,買進穴盤、基質和魯青合作就能建年營業額3000萬元以上的育苗場。只要有大棚,一次能育50萬苗子的小微育苗場,投入5萬元就能生產,風險小,好操作。魯青就以這種方式在全國建魯青連鎖育苗場300多家,他們大部分由小育苗場穩步做大,經濟效益很可觀。
魯青致力于推廣小微育苗場,只要你想做育苗場,魯青就可以幫你圓夢。魯青自1998年受團中央的委托,組建了中國青年技術推廣培訓中心,為全國培訓集約化育苗技術人員2000多人,我們現計劃將不定期的育苗培訓班辦成一所育苗學校,因為沒有政府的支持,一直沒能實現。